top of page
040.JPG

相關資訊及下載區

到校服務小冊子
1.png
2.png
0.png

2023-2024
到校服務介紹

圖片1.png

目睹家暴的兒童︰影響和需要  

面對家中重要的親人被施暴,兒童當下會出現懼怕、擔心、焦慮等負面情緒,一方面擔心受虐家人的安全,另一方面害怕自己會被波及。部分兒童亦可能出現自責和罪疚的負面情緒,認為家中的暴力事件是因自己而起,而許多的兒童更出現無助感,對暴力事件感到不知所措。

 

若家中的暴力情況持續,很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的情緒困擾而產生兩種情況。一部分的兒童會出現過度警覺的反應,他們持續感到恐懼、焦慮、悲傷和憤怒(Frick-Helms, 1997),經常表現出心緒不寧,坐立難安的樣子,對任何在家中發生的細微變化均感到極度不安;另一部分兒童則出現情緒抽離及麻木的現象(Rossman, Hughes, & Rosenberg, 2000),對於任何事情都沒有情緒反應,透過壓抑情緒來保護自我。而長期的情緒困擾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極大的負面影響,包括自尊感低、社交技巧不足、暴力跨代循環、犯罪行為、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Lehmann & Rabenstein, 2002; Chazan & Cohen, 2010)。


 

目睹家暴的兒童︰
影響和需要

香港一項針對目睹家暴對兒童日後的影響研究(梁麗清, 2013)指出,部分目睹家暴兒童表現欠缺自信,缺乏安全感,很少主動與人交往,害怕別人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,與家人關係惡劣,甚至傾向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等,而這些負面的影響可能會延續至成年。此外,研究亦發現這些負面影響受保護因素(包括得到充分照顧、樂觀思想)或危機因素(家暴事件頻密、兒童自己同時受虐)而減少或增加。

除了以上的保護因素外,Lehmann and Rabenstein (2002) 更把目睹家暴兒童的保護因子歸納成三個相互影響的系統︰

  1. 兒童的內在資源:包括智力、人際技巧、性情、情緒管理與解決問題的技巧、對家暴事件的認知及安全知識。

  2. 家庭因素:包括正向的家長、家人支持、無受虐經歷、母親的情緒支援及親友的角色。

  3. 社區因素:包括師長與朋友的支持、學校的支援及社區庇護設施。

由此可見,目睹家暴對兒童的負面影響並不是無可挽救的。他們需要提升個人的內在資源,以及得到家庭和社區的支援。

目睹家暴
情緒繪本

和諧之家出版

情緒教育繪本:

小水母

cover.jpg

目睹家暴繪本:

家有怪獸怎麼辦?

服務手冊及評估報告

下載計劃服務手冊及研究報告

為填補目睹家暴兒童的服務縫隙,第一階段的賽馬會童心踏步計劃於2017年開展。計劃為期三年,以兒童為本的手法,配合表達藝術治療及遊戲治療的元素,識別出目睹家暴兒童及協助他們表達情緒及處理創傷。可幸的是,研究發現目睹家暴的兒童參與計劃後,在行為表現、情緒管理能力及社交能力都得以改善,同時亦增加了對預防暴力的認識和保護自己的方法。承接第一階段,我們在計劃的第二階段加入更多家長教育活動,親子及家庭活動,期望由問題的根源入手,確切地改善目睹家暴兒童的狀況。

 

計劃的第二階段於2020年至2023年間進行,我們為全港近6,000名小學及幼稚園學童提供情緒教育及家暴危機評估服務。成功識別出目睹家庭暴力的高危兒童後,我們提供了1,400人次跟進服務。同時,我們亦為近1,700位家長提供了超過270節的正向管教及家長舒壓活動。我們於家長活動中加入「靜觀自我關懷」的元素,讓家長明白要照顧好孩子,先要善待好自己,以帶動改善整體家庭關係,從而讓孩子能在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家庭環境下成長。

螢幕擷取畫面 2023-08-25 131424.png
螢幕擷取畫面 2023-08-25 131251.png
service manual cover.png
service report cover.png
bottom of page